苏教版初中初三语文

博客会员     2023-03-19 04:36:03     7 次浏览
语文·成功的希望
在学校,各个科目都各有千秋。语文,数学,英语……根据科目简单程度不同和个人的喜好不同,就会出现偏科的现象。相信大家有自己喜欢的科目吧。语文,虽说现在是我最擅长的科目,不过我和他也有一段相爱相杀的黑历史。虽然提起来都是泪,不过为了重温历史,回忆自己的童年,在这里我就给大家透露一下吧。

一,刚刚接触,我是懵懂少年

在刚刚接触语文这个玩意的时候,大约也就是在一年级左右。在当时的我看来,他就像一座竖立在我面前的大山,遥不可及。因为是刚开始学,所以才没有对语文产生排斥,反而觉得它很有趣,想尽办法想去接触到它。上课的时候也十分认真,可毕竟是刚刚开始,很多动西都听不懂,只能在心中留下一些印象。当时的我简直就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傻傻呆呆的。

二,人生转折,走上正确道路

可能是二年级的我还没有开窍,还处在懵懂少年的阶段。要想蜕变,只能换一种方式来让我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的语文水平。可那时的我哪里知道那么多?只知道玩耍,只知道快乐。看来,现在必须有一个人来帮助我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这个人,就是老师。
“谁来回答这个……”老师正在班上提问,我的心中急速运转,很快就想出了答案。没想到,老师好像知道我已经有了答案,就把我叫了起来。等我说完的时候,班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的心里好像比玩耍的时候还兴奋。原来,语文如此简单,原来,还有比玩耍更好东西。
从此,我的人生出现了转折点,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三,虽然成功,骄兵必败无疑

现在的我在语文方面已经是没有问题了。现在,提问问题在我来看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对我来说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连续几次考试都很理想,还获得了班长的职位。现在,我也越来越飘。人一飘起来就不好了,毕竟骄傲使人落后吗。但当时的我不以为然。骄兵必败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这一次期末语文没考好……
这就是我学习语文时的过程。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从菜鸟变成了大神,当然,这是因为我的努力。这段时间里,我遇到过酸甜苦辣数不胜数。怀念以前的时光啊!
只要努力,总会有你最喜欢的结果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向着自己的道路前进吧!

《谁的本领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风和太阳的两次比本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上课的音乐响了起来,我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小朋友,罗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都特别能干,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你都有哪些了不起的本领呢?”一问激起千层浪,一双双小手踊跃地举了起来,学生们娓娓道来。为了不影响下面的教学,我立即话锋一转:“你们知道吗,有两种自然现象——风和太阳 她们今天要比一比究竟谁的本领大,你门想去看看吗?”“想!”在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声中我暗自窃喜:导入新课比较新颖,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顺利进入学习新课的环节了。正在我扭头准备板书课题之时,教师中迸出了一声“弦外之音”:“老师,肯定是太阳的本领大!因为太阳的光芒特别强烈,可以找到任何地方,我们教室里的阳光就特别刺眼!”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机灵鬼”夏炎又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本来可以顺利的过渡到下一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经过体会理解,却被他打乱了。“不对,我觉得风厉害,它可以把房屋、电线杆刮倒。”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对夏炎提出的问题,“金话筒”陈凌枫又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下可好,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学生针对风和太阳的本领七嘴八舌的展开了议论……这种情况持续了一阵子却毫无停止的苗头,看到孩子们热火朝天讨论的样子,我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吗?与其这时打断学生的谈论,不如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争论中获取新知。于是我将原有的教学计划放到了一边,提高了嗓门对大家说:“究竟太阳和风谁的本领大?看来在你们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这节课咱们就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来学习,好吗?”“yeah!”在学生们的欢呼声中,我看到了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接着,我根据学生们的立场,将其分成了两大组:以夏炎为组长的“太阳组”和以陈凌枫为组长的“风组”。为了战胜对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对于他们无比的自信、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课外知识是我史料未及的,使我不得不佩服眼前的这群七、八岁的孩子。

课后,我静静地坐了下来,想了许多:以往的课堂总是哪几个“发言健将”跃跃欲试,而今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竟如此浓厚?这不正是课改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的吗!如果这节课我没有让学生讨论下去,而是让他们把自己的问题放一放,课下交流,直接由老师讲解课文,哪无疑是给学生设下了一个“圈套”,学生只是一个“待灌的瓶子”,只会顺着老师的教学计划学习,他们的创新力又从何而来?我们传统教学就是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而课改后的教学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这节课上,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作为学生辩论的合作者,认真倾听学生的辩论,并及时评价。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里敞开心扉,敢问、想说、善辩,在辩论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有了说的欲望,对于一些不爱发言的孩子也是一种激励,使他们树立起发言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

通过这节课,我收获许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心里安全感,都有说的愿望,敢于提问,善于辩论,切实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培育出有灵魂的学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课堂党年级博客(www.ktdvb.com)首发,如需转载须联系站长同意,未经站长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