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科学》课的一些思考
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有两年了,对于《科学》课的教学有了一些思考,目前《科学》课存在以下问题:
--[if !supportLists]-->一、大家都认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是主课,科学、思品、美术等等都是副课,重视程度不够,家长、老师、学生都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说话,因为学生从思想深处就不想学科学,考试不考,升学用不上,学它有什么用?这些年,艺考那么火,是因为很多家长都看到了,当明星一夜成名,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当科学家已经不吃香,默默无闻几十年,还很难做出一些成绩,这条路太曲折。
二、教材配套的实验用器材没有或不够,真要把科学实验课上好,得花许多钱去购买器材,学校财力达不到,而且损耗也比较大,比如:我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四个班的课上完,损坏了三个。手摇式发电机,四个班的课上了三个班,皮带就断了,螺丝也丢了,第四个班就演示不了了,看不到最佳结果。
三、有些调查研究的课题,需要学生回家去做调查,走入社区进行调查,一是学生没有时间,有时间家长也不会一起陪同去,二是让老师带领去做调查,一个班六七十个孩子,带出去,安全是个问题,一名老师带一个年级就是二三百人,也不现实,所以很难落实。
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多的应该在实践当中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拿到实验器材,不知道如何下手,一些常用工具没有见过,眼界过窄,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没有实际生活经验。连面粉发酵这样的问题,家长在家里面就可以教的东西,非得要学校来教才行吗?
五、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不足,现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学生对于这种新奇事物的刺激已经处于疲劳状态,老师讲的内容他们已经从其他渠道略知一二,老师再讲的时候,他感觉已经知道了,知识不够系统、有条理,而是碎片化的。
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对科学课重视起来,从点点滴滴开始,现在,从一年级就开设科学课,这很好,科学素养从娃娃抓起,我想是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才对课程进行了调整。
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国家兴旺,民族复兴,是几代人持续不断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人才是后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才,层出不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对待科学课需要大家重视起来。
科学—科学探究
武汉市**区实验幼儿园 泡泡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