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学习特点

博客会员     2023-03-19 02:30:03     2 次浏览

     “把握生命力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我们共同的名字是青春,是希望,是梦想。我们初一播下希望的种子初二,我们精心培育我们萌芽的种子—希望的梦想;初三时种子最辛苦的时候。我们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面对的第一个战场-中考。这是一个没有硝烟,没有战火的战场,也是一个很难取胜的战场,每个战士的作战方针是坚持,是坚持,是坚持。来吧,中考!  
  中考老了。年了,整整八年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渴望,来到了中考身旁。我们的内心在欢呼,在呐喊,我们欢呼的是八年的奋斗没有白费,我们呐喊的是:我们将成为青春的长子,我们长大了,成熟了!也在紧张,在忐忑,紧张的是:八年的奋斗最终能否梦想成真?忐忑的是:我们能否成为青春的长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参与过,经历过,结构不重要。来吧,中考!

    中考来了。回想往事,我们每个人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天天与钟表竞争,与时间赛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我们生活的航向,多半会由它主宰。我们不曾叹息:我承担,我无悔;我们不曾骄傲:我自信,我满足。感谢中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成熟。  

    中考来了。虽然还没有到身临其境的时刻,虽然还没有到感同身受的时候,可终究来了就是来了。我们会竭尽全力的去付出,辛辛苦苦的去耕耘。因为我们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考“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可没有经历过的人又怎能会感同身受呢?来吧,中考!  
    中考老了。我们不曾会踏着轻盈的脚步在此之间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但我们努力了,争取了,奋斗了。蓦然回首,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会坐在树下,一件件往事像电影一样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不曾伤感,不是因为它不够感动,却因为沉默是最好的宣言;不曾悔恨,不是因为它足够完美,却因为它已与我们融为一体,不曾分离!  
    让中考来的更猛烈些吧!

媒体报道,某初中9年级(初三)的一名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多次受到老师的“严格要求”,从8年级(初二)开始,“有一点儿达不到她的要求就严加批评或是谩骂,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每次周考老师都会为学生定一个分数线,相差一分就交一块钱,当班费使用”,后来,该同学被迫中断学业,再后来,经多次恳求,在又一次签了保证书之后,老师给该同学3次机会,如果3次都不能达到她的规定就让家长到学校陪读。而之后的小考中,该同学考得不好,老师就在他的卷子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狗屁不是。”

据报道,此间,曾有其他学生因成绩不好而以各种方式“被转学”。

     如果这个报道属实,那么,有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第一,   学生的成绩为什么这么差?

学生成绩差,原因有很多,学生的个人因素当然不可忽视,也许,他的学业基础差,也许,他的学习习惯不好,也许,他的先天因素不理想,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老师在帮助学生的成绩差。何以见得?你看,不让学生上学,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是不是学生的功课会落下?那么,他的成绩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差?不让学生上学,那么,他的心理会是什么一种状态?他的信心是不是就会越来越不足?他在这个班级的归属感是不是就越来越淡化,甚至会消失?这也许就是那位老师所要达到的目的吧?

其实,那位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真的是很强的了,在那样的压力之下,还能多次请求到学校学习,了不起!

第二,   教师的评语为什么这么牛?

“狗屁不是”,能在学生的试卷上写下如此具有震撼力的评语,这位教师的“勇气”从哪里来?此前无休止的批评,反复的写保证书,按分数的罚款,直至赤裸裸的劝退,诸如此类,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着急啊!急着为了自己的教学成绩好啊,急着为了教学成绩好之后的评价高啊,急着为了自己评价高之后自己的声誉高啊,急着为了声誉高之后的评职称、涨工资高啊……

对吗?

第三,   学校的反应为什么这么慢?

此事的由小到大,是有个发展的过程的,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在干什么?他们不知道吗?如果是不知道,那说明这所学校的管理实在是问题不小,那么多的 “多次”,那么多的“反复”,学校居然不知道,我们的管理者在忙些什么呢?如果是知道,那就是管不了或者是不管了吧?管不了,那时候管理的问题,不管,则是教育理念和追求的问题。恐怕,学校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们也要生存啊,成绩不好,生源就少,生源一少,来钱道就没了,怎么活呢?老师的待遇怎么提高啊?学校怎么发展啊?

是这么回事吗?

第四,   教育的改革为什么难?

教育的改革,有人可能更多是思考课堂教学的问题,其实,教育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与转变之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更是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评价不改,一切都无从谈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取决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取决于教育对学校的评价;教育对学校的评价,取决于国家对教育的评价。

“狗屁不是”,写下如此最牛的批语,教师自己的责任无可回避,但是,学校也难辞其咎,教育更是脱不了干系。

最让人脸红的是,我们的教育和我们这些搞教育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学生:教育,其实只是个传说。

但愿,如此具有震撼力的批语,能够震醒所有的教师,能够震醒所有的学校,更能够震醒我们的教育!

让我们都思考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吧:教育,究竟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为课堂党年级博客(www.ktdvb.com)首发,如需转载须联系站长同意,未经站长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