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做教师,大家每天都体会着工作的操心、辛苦、繁琐。的确,现在的教师面临“三高”:帽子戴得高,人们冠之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家长期望高,家长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心理压力高,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使教师喘不过气来。加上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开课赛课等各种压力,再加上一个班50多个孩子,每天给你出点小乱子,想想就觉得压力好大。
面对如此重的压力,老师该如何面对呢?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我们教师也应该在重重压力之下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我想粗浅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梦才有幸福。一位名人说:“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
对一名普通一线教师来说,有没有梦想,能不能为自己设置一个长期乃至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锁定在这个梦想上,这往往成为优秀和一般之间的最大区别。换句话说,一位优秀教师不在于她做了多少年教师,而在于她用心做了多少年教师。
其次,有爱就有幸福。爱心是教学工作的第一块基石,但爱也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老师在学校里可能想着要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但可能很快就发现,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亲密有余而威严不足的,班级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于是,收起了笑脸,拿起了教鞭,堆起一脸的严肃,想重树自己的权威形象,无奈刻意营造的严厉也只是拉开了自己和学生的距离。
姨父今天来帮爸爸搭建洗车房,这么热的天用电焊焊柱子,还有好重的板子,姨父身强力壮,一会就快出来框架了,还有三天就盖好了。看见姨父满头大汗,干活真的很辛苦,我要好好学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