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柔柔滑过心间,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是什么静静涤荡心灵,深情奏响动人的旋律?是你呵,语文。语文,我和你已是常年相伴的老友,可你知道吗?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只因你如那豆蔻年华的姑娘,让我怎能猜透你多情的心思?在语文的世界里思壮阔,你则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诉悲凉,你则有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品幽远,你则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语文啊,你的壮阔,你的清新,你的悲凉,你的幽远让我一个平平高中生如何猜得透?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只因你如那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让我怎能赶得上你匆匆的脚步?转眼间,“百家讲坛”已开播五年了,从五年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好评如潮。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不仅仅教给我们单一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语文发展的开阔前景。语文啊,你是否又在寻找下一个发展机会,向人们展示你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你永远走在时代前沿?语文啊,你让我如何追的上你的脚步?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只因你如年老的智者,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怎能读尽你的精髓?读李白,“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怎样的一份淡泊?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怎样的一份正气?读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怎样的一份忠贞?读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又是怎样的一份奉献?……你似一颗宽广的心包罗万象,更感化人,启迪人,指引人。语文啊,我如何才能读懂你的精髓,学会你教给我的做人法则?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想说,比胸怀更宽广的就是你,语文。你像一张网,网络了世间百态,社会万象,更网络了我的心,不管你是豆蔻年华的姑娘,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还是年老的智者,我都将与你相伴终生!
语文,我爱你,可你知道吗?这句话却让我难以启齿,因为我害怕在你面前,我是那么的不屑,那么的愚笨,那么的庸俗。
语文,我爱你,但我不想把它说出口,我要把它珍藏在心灵的那一片净土里,直到永远!
《石灰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主 题:缅怀先烈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侯小丽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识字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3.基于口语交际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本课文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其表现方法属托物言志。
1.基于识字写字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基本形成,能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识字写字难度不大,书写上有一定速度,但在美观上需要指导。
2.基于阅读
六年级学生在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个人感慨时难度不大,但在教学时,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讨论。
3.基于口语交际
在与大家交流中,质疑和补充发言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石灰吟》中诗人的志向,以及托物言志的手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此评价看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测对记忆理解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学习活动 | 评价要点及标准 | 动态修改 |
环节一 谈话导入,回顾学法
(2分钟) | 活动一( 2分钟) 1.同学们,《马诗》的作者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2.回顾学习古诗的“四字法”:读、品、悟、背。
|
|
|
环节二 学习《石灰吟》 (10分钟) | 活动一( 8分钟) 1.自主合作,熟读古诗。 2.汇报交流,正音:“凿”读“záo”;“碎”读“suì”。明确诗歌节奏。
(完成目标一) | 1.指名读,能读准生字字音。 2.能用自己的话理解诗意。 (评价目标一)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读准字音。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词。95%的学生能够简要理解古诗大意。 |
|
活动二( 2分钟) 1.理解诗意,质疑问难。品析诗句。 3.深入研读,领略意境。体会作者心志。 (完成目标一) | 1.说出作者情感以及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评价目标一) 评价标准:坐姿端正、背诵正确。 |
| |
环节五 拓展延伸 (2分钟) | 活动一(2分钟) 搜集有关咏物的诗歌作品,完成课后习题。 | 1.拓展阅读,感受人物魅力。 (评价目标三) 评价标准: 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
|
布置作业 | 背诵和默写诗歌。 | 背诵和默写诗歌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
|
介绍一种事物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
主题:介绍一种事物
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赵锦/武汉经开区瑞绣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一种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
(2)进一步了解事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
2.教材分析
本次单元习作的任务是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单元习作第一部分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拓宽选材的思路,并提出明确的习作任务。第二部分从写之前、写之时、写之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习作建议。结合说明性文章的特点,教材从内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3.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介绍一种事物,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方便学生提前进行观察或搜集资料。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存在打不开思路的现象,多选择常见的动物、植物等作为介绍对象。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打算介绍什么事物。引导学生从兴趣、生活等方面入手,确立说明对象,在小组内交流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引导学生针对所选事进行交流,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再进行全班交流。
学习目标
1.明确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教师指导习作,赏析范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学习搜集,处理和利用资料,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难点:学会写说明文,将阅读中学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
评价任务
1.通过师生谈话、教师指导,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拟写作文提纲,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
活动环节 | 学习活动 | 评价要点 |
活动一 谜语导入, 激发兴趣
| 1.猜谜语,引事物。(出示图片) 2.今天的习作内容就是介绍一种事物。 | 以谜语的形式引入课题,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
活动二 作文选题, 出示表格
| 1.出示表格,提示学生可以从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内容想开去。 2.说一说自己打算介绍什么事物。 3.师生讨论,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4.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5.赏析范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 通过师生谈话、教师指导,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实现目标一) |
活动三 小组合作, 拟写提纲
|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习作内容,拟写作文提纲,包括开头、中间、结尾如何写,分享精彩片段。 2.每个小组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拟写作文提纲,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实现目标二、三) |
活动四 课堂小结
|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写什么,怎么写,并且列出了提纲,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了铺垫,下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 |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