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末语文考试优秀作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长颈鹿母亲刚生下小长颈鹿,就抬起长腿,踢向她的孩子,让它翻了一个跟头,四肢摊开。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长颈鹿母亲就不断重复地踢,直到小长颈鹿站立起来。当小长颈鹿终于第一次用它颤抖的双腿站起身来时,长颈鹿母亲再次把它提到,以使它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残酷中的爱
悬崖绝壁,苍鹰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幼儿踢向山谷;寒风凛冽,燕子毫不犹豫地将茸毛稀疏的幼儿挤出巢窝;炎热酷暑,角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幼儿踢到在地……
那是一份多么残酷的爱!
也许刚刚长毛的小鹰开始会憎恨自己母亲的绝情,可它终会明白,正是这份绝情让它最终完成了第一次飞翔;也许小燕子会惧怕离开巢窝的孤独,可它终会明白,正是这份绝情让它会学会坚强;也许小角马会埋怨母亲的残忍,可它终会明白,正是这份绝情让它以最快的速度学会站立和生存。
为了子女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母亲将我们推向生命中的第一个谷底,宁愿让黑暗暂时包裹着我们;为了让子女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更好地成长,母亲将我们推向寒冷、推向酷暑、推向无数的未知……
还记得,母亲让我独自一人学单车,不知在多少次摔倒爬起、多少次痛哭流泪后,我突然发现躲在树后妈妈心疼的眼神。不是说任何母爱都可以、都必须循着温柔、包着甜蜜,在残酷的现实世界,有时——母亲的放手甚至狠心也是一种伟大的母爱!
唐代诗人孟郊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母亲关爱我们的一种方式,但这只是一种令我们身体健康不染病害的爱。当母亲最初对我们的冷漠和残忍化为我们明天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自由飞翔时,我们是否体会到,母亲那曾经残酷的双手背后,藏有一份多么细腻的温柔之心啊!
那是一份多么残酷的爱啊……
船行于江中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于是细心的母亲便在她的视线之内,提前让我们先品尝一下狂风暴雨,感知中流击水的酸甜苦辣。那一刻,我们总是抱怨她们的狠心,可是——
你是否看到了你身后那关切的眼神?那份浓浓的心疼在你跌倒时化作的泪水冲刷着她们脆弱的心;
你是否看到了你身后那焦虑的身影?在你苦思冥想却也迈不过去那道坎时,那份焦虑的身影会燃成一股烈火炙烤着她们疲惫的心;
你是否看到了在你成功的身后角落那一抹欣慰的身影?纵使已逝去青春年华,鬓角银丝凌乱,眼角皱纹堆起,也遮不住那丝甜甜的笑意,就如一个爱慕你的小女生般,双手合拢为你的明天默默祈祷,那微微扬起的唇角一定正炫耀着她满世界的幸福。
那是一份残酷的爱啊。可是不要只记得它的残酷而忘了它深处潜藏着的无尽的爱。记住吧,当你展翅飞翔时,不要忘记去反哺、去搀扶你身后那已佝偻的身躯,道一声:妈妈——谢谢您曾给过我那份残酷的爱!
评析:本文紧扣材料,引发出对母爱的思考,中心明确而突出;散文体结构,内容充实丰富而不松散;语言优美流畅是本文的的一大特点,同时又能自然地引述一些名言名句。可见小作者平时的文字功底比较深厚。
美中不足的是标点运用不是太恰当,几个排比段缺少层次感,不能使中心更深入一些。另外卷面书写也有一点缺憾。不过对于小作者来说,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完成一篇这样的作文,实属难能可贵。
2002年11月29日,刚出道的孙俪看到了关于贫困生向海清的报道:
高一、衣衫褴褛、基本每天都要到餐厅刷碗做杂活来维持自己的一顿饱饭。
看了报道后孙俪动了恻隐之心。
她主动联系了向海清,并承诺会资助他到学业结束。
第一年,向海清落榜了,孙俪鼓励他复读。
第二年,向海清考取了上海水产大学。
孙俪高兴坏了,一并承担了向海清的学费、生活费,还给他买了手机。
向海清母亲有哮喘病,孙俪妈妈还会定期买药寄过去。
直到那一年,向海清才知道,资助自己的人是明星孙俪和她的母亲。
可上了大学后,向海清变味了:
他每月有300元的学校补助、每个学期有1000元的贫困补助金,入学时还得到了6000元奖学金。
他却刻意隐瞒。
他开始沉迷网吧、谈恋爱、换手机、攀比、荒废学业。
他要钱越来越频繁,甚至在10天里向孙俪要了3次钱,共计1000块钱。
俨然把孙俪当成了提款机。
孙俪发现了向海清的变化,停止了对他的“额外附加的资助”。
可向海清却觉得这些钱对一个明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联系了媒体,洋洋洒洒写了六千字的长文“曝光”孙俪。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这篇看似感谢,实则暗讽孙俪矫情伪善的一篇文章,将孙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形象大损。
事后,韩寒在社交平台上为孙俪抱不平:“普通老百姓在市内连个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就可以在上海养狼?”
你的善良,养不熟白眼狼。
人性最大的恶,不是不知感恩,而是恩将仇报。
“是她命短,不是为了我闺女!”
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读研的女孩江歌在租住房的门口被杀害,凶手是刘鑫的男友陈世峰。
此前,刘鑫被陈世峰骚扰得无处可去。江歌收留了她。
陈世峰上门寻事时,也是江歌在门外阻止,让刘鑫进屋,最后自己被捅十几刀致死。
时隔三年,刘鑫改名成“刘暖曦”,寻求人生新的开始。可人们并不想放过她。
这一切,都因为她的“恩将仇报”:
她在江歌妈妈最需要证人的时候玩消失,在事件发酵后反而跑去责问江歌妈妈,并威胁她如果再有新闻出现,就停止协助警察。
她恬不知耻地爆出自己和江歌妈妈的聊天记录,称江歌是同性恋,曾向自己表白。
她利用江歌之死牟利,通过攻击江歌妈妈炒作,赚取利益金钱。
而刘鑫的母亲,竟在与江歌妈妈见面时大吼:江歌之死是因为她命短,不是因为保护刘鑫。
她原本能有更好的选择:
她可以道歉,毕竟江歌是为她而死。
她明明可以选择协助江歌妈妈说出真相、陪在江妈妈身边,起码让江妈妈有些许慰藉。
可刘鑫选择了踩着江歌的性命,活得心安理得。
我为你雪中送炭,你让我家破人亡。
人心凉薄不过如此!
“之前给五百,现在凭什么只给一百”
广州的尚丙辉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
除了支付正常的日常开销外,他挣来的所有的钱都用来帮助外来工和流浪人员身上:
管三餐、送粮油、包住宿、掏钱治病、送他们回家。
十几年如一日,哪怕自己一家三口都只能挤在废品站边上的平房里。
“20年下来,投入两三百万元肯定有。”
可有一天,尚丙辉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报警人是他帮助了3年的黄大伯。
尚丙辉平时亏待过黄大伯吗?
从三年前发现黄大伯开始,他每个星期都会给他带去维持伙食的油、米和肉,每个月给他提供500元零用的资助。
而这一年尚丙辉亏了十几万,手头十分拮据。临过年,他请流浪者吃饭,还给每个人发了一百元红包。
流浪者黄大伯不高兴了:“你以前都是五百五百地给,是不是名气大了,看不起我?”
于是,黄老伯报了警,就为了向尚丙辉要钱。
尚丙辉为了平息此事,又给了黄老伯200元。
这种恩将仇报的事,黄老伯不是第一次做:
在尚丙辉因腿伤入院时,黄大伯联系不上他,到尚丙辉的废品站大吵大骂。
每当尚丙辉帮助他人时,老人就不高兴。有一次尚炳辉要帮助一个六十岁的老人,黄大伯说“那个人比我小这么多,你还去帮他”。
有时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不无道理。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哪怕你日日对他掏心掏肺,哪怕你也遇到了难处,可只要有一次帮助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怨恨就会在心里生根。
善良,永远填不满欲望的沟壑。
为什么我们一心一意地帮助别人,却总是得到恩将仇报的结果?
东野圭吾曾说:“这个世上有两种东西让人无法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善良要有,得懂分人;真心要有,得知分寸。
无论何时,请记得这三点:
有些人,不能帮
听过东郭先生的故事吗?东郭先生帮助狼躲过猎人的追杀,狼重获自由后却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
这个世上,恩将仇报的白眼狼大有人在。
助人为乐没有错,但不是谁都值得你去帮。
都说救急不救穷,心穷的人,一定会辜负你的一片好心,最后让你寒了心。
人活一世,实在没必要让烂人烂事浪费你的精力。
你的善良,要留给值得的人。
你的善良,要有尺度
善良不是软弱可欺,也不是忍气吞声。人总是欺软怕硬的,无底线的善良只会换来得寸进尺和索取无度。
最后你帮他的情分,都会变成应该做的本分。
毫无保留的善良,只会拖垮自己。
很喜欢陈丹青的一句话:
“我不生气,不代表我没脾气。
我不计较,不代表我脾气好。
如果你非要触摸我的底线,我可以告诉你,我并非良善。”
别助长了恶的气焰,也别溃了自己的底线。
人应该善良,但必须要有刺。
切莫辜负他人的善意
初看《红楼梦》,许多人都瞧不起刘姥姥。
她的出场实在是上不了台面:乡野妇人,日子过不下去,到荣国府攀亲戚讨银子。
可哪怕她明知道二十两银子对于贾府只是九牛一毛,凤姐不过是想快些打发她,她也把恩情牢记在心。
贾府落难,墙倒众人推,曾经受过贾府恩惠的人无人愿意上门,只有刘姥姥第一时间去探望,还变卖家产救出巧姐。
贾家帮她一次,她却记了一生。
卡耐基说过:“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
施善者,大多是不求回报的。但如若接受了别人的善意,请在心里留存一份感激。
感恩,是最高级别的善良。
愿每个良善之人余生安稳,愿每一份善意都被善待,愿我们的每一次善良都不被辜负。
高一(5)班田正怡
高三让时间狠狠地刷了存在感。
“别走那么快啊!时间还早呢!”林夏气喘吁吁的对童孟说。童孟瞟了一眼身后的林夏,没有作声,只是把身后背着的历史书拿出来边背边走。当然,他是放慢了速度。林夏追了上来,没有打扰他,他们并肩走着。
这天,高三放假了,两天后,他们就要奔赴考场了。
童孟把林夏叫到了学校外面的麦地里。清风拂面,麦苗掀绿波,真是一片绿的海洋。林夏使劲吸一吸鼻子,想把这里的空气都藏到她的肺里去,童孟却又一次拿出了历史课本背了起来。林夏躺着,枕着空空的书包,陶醉的竟然睡过去了。一个下午匆匆而过,童孟再出去的时候就不叫林夏了。
童孟很顺利的考上了大学,林夏名落孙山。童孟有的是时间,用大把大把的事件给林夏写信。童孟在信里说,要林夏锻炼身体,要早起读书,要好好上晚自习,也要给他回信。童孟的信花花绿绿,重点的地方圈了又圈。后来,林夏也上了童孟所在的大学。
童孟已经有了女朋友,是个学霸,是个优秀的女孩,是个美女。但是,童孟为什么还给林夏写信?
童孟说,我的天哪,能在麦地里打呼噜还流口水的女生,谁敢要啊?在你看来,其实没有什么事是很重要的,比如高考,比如我,不是吗?
后来,童孟的女朋友跟他分手了。她说,童孟总是引用林夏的名言。林夏不是名人,但是他重复的多了,林夏的话就成了名言。
同样,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重要的,比如高考,比如你。林夏这样对童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