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猜几个谜语,一是,什么车最长? 答案:堵车 二是,笨人比聪明人少了个什么? 答案:心眼 三是, 青蛙吃什么会噎到? 答案:南瓜
大家可以先看题目猜猜再看答案哦!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主题:复习第五单元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新城中心校全体四年级数学教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对第二学段的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回顾、总结、巩固。教材力图先通过对知识和方法的总结,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已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发展学生能力。
3.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寻找等量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本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元内容,初步认识了方程,并能解答一步计算或则简单的两步计算的方程。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发现本单元的内容拉开了学生的差距,学会了的学生基本上会灵活运用方法进行解答,但是学困生在本单元的内容中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不知道怎么分析题意,找出关键的数量关系。所以测试时分数差距比较大,需要加强巩固和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和等量关系、掌握方程的意义并会根据等量关系熟练地列、解方程。
2.在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处理信息、寻找等量关系、列解方程的综合应用能力。
评价任务
1.能用字母表示数,找到等量关系,熟练解方程。
2.能利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