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动力! 刚刚结束了连续三节课的录像,至此我满脑子中想的还是一堆的运算规律,这三节录像课从准备到录制,过程还有些曲折,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这是四年级的课,一直在第一学段的我,对课的把握没有信心。特别是第二节课,原来的教材中并没有出现,是后来加上去的补充内容,教材中本课的内容很少,练习题只有3道。因此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可谓挖空心思,四处寻觅相关的知识补充进去。 终于三节课的设计和课件都准备好了,接下来要请刘老师审核我准备的东西了,五一节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原计划的“说课”只得推到节后。刘老师嘱咐我假期中要熟悉讲课的稿子,但是没有经过审核的稿子我并不敢太熟悉,生怕自己准备的内容问题颇多,修改后再去纠正“先入为主”的东西就不太好改了。因此我在假期中并没有使劲儿往脑子中记忆稿子,因此在5月4日下午找刘老师说课的时候,我还不能脱稿。 果不出所料,我的准备还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在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在修改之前把稿子背熟的聪明之举时,刘老师突然告诉我:第二天早上,也就是5月5日早上就要一起把这三节课全部录了。天啊!我没有听错吧!这也太有挑战性了。现在已经是下午4点了,从现在算起到第二天早上8点,只有屈指可数的16个小时,在这16个小时中,我要修改课件和稿子,然后把大约16000字的稿子记在脑子中,除此之外,还有好几件必须处理的事情等着我,我还要吃饭、睡觉……天啊!不敢想了,我要“疯”了! 至此,我开始万分后悔自己在假期中的不用功,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迎难而上吧! 下午5:00——6:00(洗澡洗头,为第二天做准备) 晚上6:00——8:00(修改稿子、课件) 晚上8:00——9:00(和刘老师往返邮件确定课件、吃晚饭) 晚上9:00——11:00(背稿子) 晚上11:00到次日4:00睡觉; 凌晨4:00——6:00(熟悉稿子和课件) 早上6:00——7:00(吃早饭、化妆) 早上7:30到达录课的地方,距离规定时间提前了20分钟,我站在门口又熟悉了一遍稿子,工作人员正好到来。 大约8:30,开始录第一节课,问题不大,过关了;第二节课的内容和第一节有些相似,出现了口误,但只有一处,也过关了。 就在我连录两节感觉很疲惫的时候,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领导,人好多啊,坐在摄像机前的我都数不清有几个人,再说了,正在录课的我怎敢去数来了几个人呢,我只感觉一会开门一会关门,好热闹啊!这可怎么办?试镜的时候,我的目光就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吸引,这不是要考验我嘛,不行!我的目光不能游离,要死死盯着摄像机,就这样,还算比较顺利地录完了这节课,现在的时间已经快中午12点了。从昨天下午4点开始就揪着的心终于可以落下来了。看看时间,竟比原计划提前了大约5分钟,怎么回事?内容并没有少讲啊!工作人员告诉我:录第3节课的时候,领导都坐在那里,不知不觉中我的语速比前两节快了不少。哦!原来是这样啊,看来自己的心理素质还是不够过关。 |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分开的时候)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
事情过去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