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续写

博客会员     2023-01-28 17:09:02     5 次浏览
  

深度思维的重要性

­郭瑞芳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听完课我是这样评价自己的。

316日,我们一行六人,前往武汉众意路小学听课。去时满心欢喜,回时满心沉重。只因课上他们一直强调一个词“深度思维”。可语文这门课程太大,无边无际。要不,许多人说语文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课程。我们去共听了四节课。其中三节课都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先说第一节课。这篇课文题目叫《在柏林》是一篇外国的短篇小说。文章共有三百多个字。可以说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轻而易举。可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老师却上的与众不同。老师从头到尾一直在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怎样预习的方法?怎样提问的方法?怎样想象的方法?以及怎样深度思维的方法?课前老师 通过验收课前预习,无形的教给了孩子们怎样预习的方法。(说话要有条理性,对课前提出的问题,如果经过预习已经解决了,把它划掉。重新提出问题。)这样就教给孩子们质疑的方法。讲课中,老师利用板书。言简意赅地教给孩子们总结课文的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一串连,让孩子们一目了然的知道了总结课文的方法。课中,老师通过补充资料。让孩子们对二战时期。环境和现在的环境进行对比。让学生增强对战争时期的狠对和平时期的爱。以此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课后老师又让孩子们续写课文的结尾。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深度思维。又通过指名说结果。以及出示书上的结尾。告知孩子们写文章要前后对应。总之,一节课下来,时时处处都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第二节课可以说是群文阅读。出示诗词。来歌颂荷花。来赞美荷花。刚开始的两首诗。培养孩子们读诗的方法,以及带着诗的韵味去读诗,又把诗溶入的自己感情中去读,以及简单的改诗,让学生明白写诗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后几首诗增加了难度。不仅荷花有没开的诗,有全开的诗。含有赞美荷花品质的诗。这样的过渡语。恰到好处。同时还教育孩子们怎样编诗。怎样理解诗的意境?整节课也是时时处处都在培养孩子们的深度思维。可以说五年级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让人刮目相看。。他们通过读,编,演。让人耳目一新。课堂的最后,老师以唱诗结尾。其实上好一节课老师的文化底蕴也很关键。只有老师心中有知识了才有啥教给孩子。所以说,教师也必须学无止境。

第三节课上的是三年级第八册的习作。老师的语言很丰富。她以诗导入。各种事题材的诗。原以为三年级,我可以好好听一听,模仿一下。可听完下来。我说,这样的课,大师可以上,而我们没法上。

总之,听完课,感触很深。以后绝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应该时时处处培养孩子的深度思维。同时要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只有阅读量大了,孩子们才能打开思维的大门。

《穷人》续写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帐子,只见,七个孩子并排躺在床上,马灯的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显得那么耀眼,他们一个个睡得那么香。

渔夫拉上帐子,像是怕把他们吵醒一样,低声对桑拿说:“桑娜,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你收留了他们?”“我怕你不同意·······”

夫妻俩沉默了一会儿,都在心里暗暗地想:只要我们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他们。

第二天,问题就来了,那两个孩子没有衣服穿呀!怎么办呢?桑娜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去买布料,不行,这对我们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时,她看到孩子们在沙滩上奔跑,阳光照耀在他们可爱的小脸上,脸上金色的绒毛根根清晰可见,桑娜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自己孩子的小衣服改一改为他们穿呢?可是那些小衣服已经破旧不堪,怎么办呢?桑娜拿出自己的旧衣服,把小衣服和旧衣服一改,成了,她就用这种方法给他们做了几套衣服。

后来,渔夫每天出海打鱼,可是收入不多,桑娜就在空余的时间为别人做做工,孩子们也经常去海边捡贝壳、海星,做成工艺品交给桑娜去集市上买······

还好一家人相亲相爱,渐渐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孩子们都有衣服和鞋穿了,吃的黑面包变成了白面包了,菜也不只有鱼了,家庭也越来越富裕了。

转眼间,孩子们都长大了,桑娜和渔夫早已白发苍苍,也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了他们都在心里暗暗地想:当年收养两个孩子是正确的选择。

就像他们收养两个孩子之前说的:“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儿子写的博客分享给大家。续写《胡萝卜爷爷的长胡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着。“这胡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结实不结实。”鸟太太说完就扯了扯胡子,确定足够结实,就剪了一段用来晾小鸟的尿布。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小河边,猫哥哥正在钓鱼,可是鱼竿绳子太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结实不结实。”猫哥哥说完就扯了扯胡子,确定足够结实,就剪了一段用来做钓鱼竿的绳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课堂党年级博客(www.ktdvb.com)首发,如需转载须联系站长同意,未经站长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