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怎样写作文呢?面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一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难题。这“写”吧,孩子犯难。不“写”吧,老师犯难。这学习语言哪有光听、读、说,不写之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擦亮慧眼,让学生从身边寻找作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常常会在拿起笔写作文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孩子们经常会抱怨着:“我没有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在这时,我们的首要任务便是要帮学生找到习作的素材。针对不同的学龄水平,可以区别对待。例如教学第五册习作六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拿出许多文具,然后用已有的材料指导学生讲一段话,让他们觉得作文原来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的看到的和感受写好就行了。此外在看图写话上,要求做到先来讲,后来写的过程。这样一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会话能力,一方面又帮助学生练笔。其实,文章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有,在高学年的班级里,就要求孩子自己去寻找作文的素材。如:郊外的旅行,学校举行运动会了,……老师若能有意识地提前给学生辅导,学生当然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镜头。因为这些材料来自大家熟悉的真人真事,同学们也自然而然地会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寻作文的源头。
二、利用范文,让孩子学会模仿学会创作
有了材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文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作文的拐杖,对于我们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我提倡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如今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词汇缺乏。比如在写作时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考虑到别的形容词。
2、句子不通顺。在学习中我们的孩子们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型,但是在碰到写作时,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型的时候经常就会写的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我们再让学生写完之后读给同学听一听,在读的同时学生也会发现自己句式上的错误。
3、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在写人物作文时,对描写人物特点时,没有举例具体说明,缺少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多看、多读、多记,多积累
写作是一种创作。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观察积累,记忆储存;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们多多阅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多收集模范文章和剪报,抄写和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记熟和运用。熟能生巧,经过练习,笔头熟了,素材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海外孩子学中文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肯学,一定能学好。
作文:下课的声音
如何打造“三有”课堂?
我认为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有趣、有底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课前
1.备课: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并进行设置课件。且课件设置的画面要美观大方,要吸引学生一直坐在电脑前,就要精心涉及PPT,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审美特点和偏好,时不时通过画面给出一些小意外和惊喜。这样学生不会因长时间面对电脑而产生审美疲劳。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线上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感,避免真的变成“听”课,所以教学设计上“多设问”“多引导”,通过类似的方式激活学生,让学生愿意主动思考,最大程度上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这样学生自然也愿意跟着课堂的节奏走。
(二) 课中
1.主动出击:为了保证上课效果,对每个学生负责,即使是线上教学,也不能少一个环节——点名,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通过简单点名提问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2.即时板书:当教学内容进入重点或者需要特别提示时,我们可以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书写,这样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增强互动:线上授课时,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只能是文字的形式,这其实是线上授课的一个优势,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样优势,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学生进行文字回应是增强学生记性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三)课后
作业设置一定要合理,教师要进行在线答疑,钉钉有个很大的好处,不需要加好友就可以进行聊天,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多和学生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