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百年历史的排球运动主要是用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运动简单易学,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状态的人。排球运动具有高度技巧性,对人的机智、灵敏、果敢和空间感具有良好的锻炼价值。排球运动时集体配合中进行的,团结协作优秀品质是获胜的最重要保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合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锦程小学是一所排球传统学校,学生有着广泛的排球兴趣,有较好的排球活动基础,为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1、传承排球运动文化;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排球运动的热情兴趣,增强自觉锻炼的意思,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看排球比赛,并会向家人展示所掌握的术语。随着抛接技术的熟练掌握,能安全的和同伴进行抛接球游戏,以增强肢体力量,提高判断球方位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活性。
3、实践能力的培养;
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
传球:important;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后脚蹬地,在身体重心前移的同时,前臂迅速前伸,用翻腕、拇指下压和食指、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传球出手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四指指向传球方向。
《巴西》教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并结合巴西混血种人形成原因,说出巴西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物产分布及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作用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巴西的文化和经济
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分组竞赛题
重点、难点: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巴西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并且了解了它的开发历史和人种构成。以市场上出售的“雀巢咖啡”引出世界“咖啡王国”巴西的工农业生产。
自主学习:
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
我们在第八章学习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那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经济特征还记得吗?同样,欧洲殖民者侵入巴西后,会怎么样发展巴西的经济呢?巴西在早期的经济又会形成什么特点呢?
1.“二次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巴西属热带气候,可能生产、出口什么产品?
单一生产农矿产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2.“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特征
巴西利用本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能,迅速发展了现代工业。
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
3.主要工业城市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
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活动:
列表比较巴西、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共同点:
国家和地区 | 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 主要气候类型 |
巴西 | 咖啡、甘蔗、柑橘 | 热带雨林气 |
东南亚 | 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可可 | 热带雨林气候 |
总之,巴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有选择性的精讲部分内容
热带雨林的危机
巴西北部有一条重要的地理纬线──赤道;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的世界最大河流是──亚马孙河;发育的植被是热带雨林,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其中60%在巴西境内。
1.热带雨林的作用
指出热带雨林的作用。 教材插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承转: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2.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开发热带雨林?
分析教材P95第二自然段,说明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
读图: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理解迁移农业的形成过程及这种原始种植方式的危害。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3.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总结: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等等。
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
巴西国家,不仅存在由于热带雨林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还存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所具有的“城市病”。
4、城市化问题
巴西人口为1.7亿,其中3/4为城市人口,城市比重很高,属于世界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它的主要城市。
1.主要城市及分布
课本图9.24,了解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a.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是人口稠密地区,西部、北部广大地区是人口稀少的地区;
b.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从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
c.主要城市──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等;
d.城市分布地区──东部沿海,且大城市集中分布。
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
2.城市化的利弊
分析:利: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繁荣。
弊:产生“城市病”──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
2、巴西最大的城市 ,第二大城市 ,首都是 ,巴西高原上有钢铁城市 。
3、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等。
作业: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对巴西工业的发展过程学生抱着极大的热情,自主讨论也非常的热烈。正确的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由于授课的时间非常紧,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彻底,特别是后半课时,我的感受特别深,对本节的重点问题的突破有一点欠缺。最后知识的巩固上还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