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247—300),字安仁,今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
潘岳自幼聪颖过人,乡人称为“奇童”。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后任河阳(今河南孟县)令,勤于政事,倡导人民多植果木,全县林木丛丛,桃李处处,人称“花县”。后转任怀县(今河南武陟)令,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擢升尚书度支郎,又迁升廷尉平(掌管朝廷司法)。
晋武帝死后,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任潘岳为太傅主簿。惠帝之妻贾后与杨骏争权,杀杨骏,潘岳被株连,贬为平民。后任长安令,继而征补为博士。因母病,辞官奉亲。居洛阳城南洛河旁,养花植柳,结庐闲居,驾车奉母闲游,博得孝名。朝廷召潘岳入朝,任著作郎(编修国史),转任散骑侍郎,后又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丰姿秀美,容貌出众,少年居都城洛阳时,每乘车出游,总有一些女子携手绕车,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后人以“美男子”、“掷果潘郎”称赞他。
与其叔潘勖、侄儿潘尼并称文学史上的“三潘”,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道。他20岁时作《藉田赋》以歌颂晋武帝司马炎躬耕之事,辞藻清艳,声震朝野,但也因此遭人排斥。《晋书·潘岳传》中有“岳美姿仪,辞藻绝丽,优善哀诔之文”。他一生写过许多好诗赋,其《西征赋》、《秋兴赋》、《寡妇赋》、《闲居赋》、《悼亡赋》等都是诗赋中的名篇,至今仍为文学史家所重视。潘岳流传后世的有《潘黄门集》。
一、 口算:
30×50= 80×90= 70×60= 80×300= 90×6=
30÷3= 400÷5= 9000÷3= 160÷2= 60÷6=
60×40= 80×80= 50×70= 90×100= 50×70=
二、 视算:
60×70= 40×90= 10×60= 900×20= 300×60=
59×36≈ 71×86≈ 67×72≈ 71×41≈ 26×85≈
40×80= 20×90= 70×60= 90×20= 300×6=
22×15≈ 63×29≈ 43×23≈ 89×43≈ 24×39≈
三、 实践操作
1、指出教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
2、给出一个既定方向,指出它的偏方向。
3、指出身边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4、测量:课桌的长和宽是多少?(准备工具:米尺)
5、给出一个面积,会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例如:面积为12厘米)
6、给出一个面积,会说出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例如:面积为36厘米)
7、说一说2.65元中的2、6、5分别代表什么?
四、解决问题
1、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2、跑道每圈 400 米,她一个星期(7 天)跑多少米?
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4
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