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
2、结合数字、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种族构成。
3、结合地图,说出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名称、位置,并能综合分析农业带的成因。
4、结合图文资料了解美国的工业现状和工业区分布。
5、运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美国的多元文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美国的农业与自然条件及科技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美国的科技对经济的作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美国的知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发达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美国的农业。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读图9.6,分析美国的地形分布特征。
2、读图9.9,分析美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说出美国农业的特点。
4.你知道美国有哪些著名大城市,你能描述他的位置和职能吗?
5.你能说出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吗?
活动:读图9.10,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找出美国的农业带。
(2)根据图中A、B两项注释,归纳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因素。
(3)参照A、B、E三项描述,完成C、D的注释。
提问:美国最大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降水最少只有多少毫米?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问:你认为美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小结:美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其递减变化的幅度在东西两侧具有很大差异。
提问:在“美国的地形”图上,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小结:美国地形大致是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其中平原面积占整个美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提问:美国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强调:美国最著名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全长6 200千米,是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中国的长江,为世界第四长河。美国东北与加拿大交界处,分布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等五大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这五大湖连在一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具有“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
运用投影或多媒体课件出示“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表。
小结: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农业大国。
小结:a.美国本土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条件比较充足;
b.东西两侧濒临海洋,大部分地区降水较为丰富,水分条件良好;
c.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平原中耕地广大,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地利用率高;
d.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是美国最重要的河流与湖泊,这些河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易于耕种,现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农牧业区。
教师:你能说出美国都有哪些著名的工业部门?
小结: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出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在图中找出旧金山、西雅图、芝加哥和休斯顿等城市,并试着说出这些城市最著名的工业。学生在查找地图后回答
讲述:具有“波音城”之称沿海港口城市西雅图,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
学生在“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上,继续查找首都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等工业城市。
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代表性的人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且分布还比较广泛,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闻名于世的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 旧金山“硅谷”景观图
提问:你知道美国还有哪些高新技术产业?学生回答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学们都知道世界名人比尔·盖茨,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美国软件产业,其生产总额占全世界的42%,并拥有世界绝大多数软件的产品和知识产权。
小结: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创造产值、提供就业机会等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今天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美国
1.美国的自然概况
(1)美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
(2)美国地形大致是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其中平原面积占整个美国总面积的一半。
2.美国农业带
(1)主要的农业带
(2)特点:机械化、专业化
3.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旧金山、西雅图、芝加哥和休斯顿、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作业: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量大,涉及的问题多,难度也较大。我设计了不同层面的问题和活动,给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仅要面对理性思考的挑战,而且还可以放松身心,从阅读和欣赏中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使课堂成为民主开放的课堂,成为体验、参与、思考、探究、合作的活动场。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使很多教学准备工作可以事先完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但由于授课的时间非常紧,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彻底,特别是后半课时,我的感受特别深,对本节的重点问题的突破有一点欠缺。最后知识的巩固上还有待补充。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第3课时)
总序号:29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
教学主题:口语交际习作三
课时:共3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明确写发言稿的特点是本次习作的难点,所以可以给学生读几篇发言稿,也可以让学生为讲讲自己见过的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 2)由于习作时还需想象当时情境,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现场来写发言稿。写好后可让学生当众说一说,增强现场感。
(3)要在生活中积极创设写发言稿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运用中学会写情真意切、言辞恰当的发言稿。
2.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而习作教学应注意学生创作热情的激发,把习作与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课设计力求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参与习作,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3.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安排此次习作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任务二: 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任务三: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评价要点 | 反思 |
环节一 谈话导入 | 活动一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再来看一则笑话《请客》。 |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再来看一则笑话《请客》。学生一起感受请客的场面。 | 学生一起感受请客的场面。 |
|
环节二 读对话 交流感受
| 活动一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再来看一则笑话《请客》。学生一起感受请客的场面。
|
学生从中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